你是本帖的第 6406 位读者
  ≡ 帖子主题:亿万人民最需要的东西
  • 等级:初学乍练
  • 积分:77
  • 金钱:50
  • 帖数:9
  • 注册:2008-1-28
  • 状态:离 线
  • 楼主
亿万人民最需要的东西

[size=1][size=1][size=1][size=1][size=4]亿万人民最需要的东西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我觉得为人民服务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所以我时刻思考着如何为人民服务..我觉得大多数中国老百姓过得不开心,不快乐,不如意,我能感觉到亿万人民最需要的某些东西,而这也是当权者和学者未觉察的,而老百姓又因某些原因,障碍,未能向当权者反应出来,在下虽一介平民,无钱无权无地位,却忧国忧民,故在此建言.希望得到大家的赞同.不当之处请指教,我的发言大家也可随意删改后转贴

亿万人民最需要的是快乐,只有全力去工作,劳动的人才会快乐,我观察周围绝大多数人都工作的非常不开心,很不快乐,因为自己在身体,精神,智力,意志上的巨大潜力,以及创造力在单调,简单的工作里发挥不出来.

“巅峰体验”:心理健康的添加剂
心理学家把人的心理健康标准概括为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康、行为的统一协调、人际关系的适应、反应的适度等六个方面,具备上述条件的人可视为心理健康者。但是,心理健康的程度也有高低之分。  一位名叫马斯洛的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有“巅峰体验”的人,心理会更健康。  马斯洛对一些最成功,也最健康的科学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进行了研究,发现他们具有两个主要的共同特征:  一是他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以及欣赏文艺作品、投射大自然时,能感受到一种非常奇妙、着迷、忘我,并且能与自然界融为一体的体验。这时,他们表现为情绪饱满、高涨。马斯洛把这一体验称之为“巅峰体验”。  他说,他所研究的那些人几乎都有这种巅峰体验,而且非常频繁。这些人的“成就动机”因此更加高涨,且更有自信心,极少有抑郁等消极情绪出现,因而他们的心理更健康。  二是他们更有自主性和相对独立性。马斯洛说:“我的被试对象表面上承认习俗,但实际上对这些习俗是超然的,他们能接受这些习俗,又能遗弃它们。  可以这样说,心理更健康的人不是通常所说的那种八面玲珑的“应声虫”或者毫无原则的“和事佬”,而是巧妙地抵制有缺陷的习俗和改革者。  当然,这也不是说他们不适应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适应不等于盲从或者随波逐流,也应包含合理的对抗。他们在该“我行我素”,表现出心理的高度自由,更具自主性和独立性。  尽管巅峰体验难名其状,但马斯洛的被试能对象多为饱学之士、健康之人。可以这样认为,饱学、健康是激发巅峰体验的条件,而奇妙的巅峰体验又是“成就动机”的催化剂。  换言之,愈成功、愈健康的人,愈是有更多的巅峰体验;而更多的巅峰体验可进一步促进成功者的事业,成功的事业又能治愈人们的心理创伤。因此,成功者的心得自然更健康。可以说,巅峰体验是心理健康的添加剂。


中国绝大多数的劳动者处于不充分或极不充分的就业状态,因此无法得到巅峰体验,只有尽全力投入到科学探索,艺术创作,体育运动,慈善事业,以及学习,工作中的人才能得到巅峰体验。

我国高度重视城市大量下岗,失业者的再就业问题,但我看很多再就业岗位其实让劳动者处于不充分或极不充分的就业状态,我所在社区有个再就业早餐一条街,但也就早晨几个小时生意好一点,其余时间摊主都处于无事做的状态,而且很多摊主的早餐品种是重复的,不能充分的工作,人就不快乐.商场,超市绝大多数耐用消费品如家电柜台的营业员大部分时间也都处于无事做的状态,我看这些营业员的情绪也很不好,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完全没有心理疾病的人口比率只有9.5%。痛苦、焦虑、孤独、苦闷、乃至心悸、失眠、易怒、多疑、抑郁等,


农村几亿闲置劳动力到城市打工,情况更不好,当搬运,或擦皮鞋,有点技术的就当水,电,木工,我看这些可怜的农民兄弟常在充满废气,汽油味的马路边等了大半天,也揽不到活,他们劳动只能说是维持温饱. 擦皮鞋我个人认为根本不能算职业.因为除非残疾人,否则每个人都可擦自己的皮鞋


而只有全力从事脑力劳动或体力劳动的人才会快乐.
我觉得解决城市大量下岗,失业者的再就业问题,解决农村几亿闲置劳动力转移问题关键在于为所有劳动者提供一个终身学习的场所,并且它对所有劳动者来说都是永远开放的.
我认为亿万中国人民最需要的是大量永不闭馆的图书馆
图书馆的产生,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需要。为有了图书馆这一机构,人类的社会实践所取得的经验、文化、知识者得以系统地保存并流传下来,成为今天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的产生,要求工人有较多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图书馆从而真正走入平民百姓当中,担负起了对工人的科学知识文化教育的任务。现代社会,图书馆成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基地,担负了更多的教育职能。
图书馆收藏的图书资料,是人类长期积累的一种智力资源,图书馆对这些资源的加工、处理,是对这种智力资源的开发。同时,图书馆将这些图书资料提供利用,是开发图书馆用户的脑力资源。换言之,图书馆承担有人才培养的职能。
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满足了社会对文化娱乐的需要,丰富和活跃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在精神文明建设当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图书馆是如此的重要,但现在中国的图书馆太少太少了


我先谈谈美国图书馆以及中美图书馆间的差异。
美国公共图书馆见闻  一位叫杜威(Melvil Dewey)的美国图书馆学家明确提出了办馆宗旨:“以最好的图书,花最少的代价,提供给尽可能多的读者使用。”   纽约公共图书馆和克里夫兰公共图书馆——更是把这种服务大众的理念说的明白:要将自己办成知识的大学(the University of Knowledge)和人民的大学(the People's University)。在美国办个图书馆借阅卡非常简便。只要你能出示最近的水电或者电话账单,再加上驾照,以证明你在附近居住和本人身份即可。你的地址电话等资料直接输入图书馆的电脑系统。即使在纽约的市图书馆,整个办证时间也不超过10分钟。值得一提的是,借阅卡只是在从图书馆外借书籍和音像品时使用。如果你没有卡,无论在哪里,照样可以进到图书馆看书阅报。
在中国,公共的图书馆如武汉图书馆,开门时间是8:30,而在开门前,门口就已排满了人,特别是当放暑假的时候,大多是学生。因为家里房子小,天气又热。而图书馆有自习室,有空调。为什么中国的图书馆不能象美国的图书馆那样抱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开门时间提前到8:00甚至7:00甚至6:30?夏天,5:30天就亮了。很多勤奋的人已经起床读报、学习了。图书馆只需派一个人6:30开门,就可以方便不少读者。我看过一个报导:说美国的图书馆,是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永不闭馆。无论过年过节,或深夜、凌晨,图书馆的大门永远为勤奋的人、为渴望学问、追求真理的人敞开着。而武汉图书馆逢年过节,开门时间就缩短为早9点至下午4点。而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是多么不愿意离开心爱的图书馆啊。

在美国.每隔8000米就有一个图书馆.武汉是一个有1000多万人的大城市,也就湖北省图书馆,武汉图书馆两个稍大的图书馆,还都在闹市。环境不太好,湖北省图书馆周6,7是早9点才开门,而在开门前,门口就已排满了人。一个证100元的押金湖北省图书馆可借3本书, 武汉图书馆只能借2本,而在美国,一个证可借10多本, 在美国,任何人,哪怕是乞丐,都可以进图书馆看书,不需任何证件。仅借书时才需办借书证。而在中国,没花钱办证,就不让你进去。很多外来进城打工的农民或临时工或忘了带证的人或第一次来参观的人都因没证而不能进去看书、学习。

为何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不能象那些热情、真诚的美国人一样,永不闭馆,一天24小时,无论白天黑夜、下雨下雪,图书馆永远为那些勤奋的人,为那些时时刻刻追寻、思考真理的人敞开着。为那些勤奋求学、品德优良而家境贫寒,家里拥挤的学子提供免费伙食或床位。为他们免费提供暖气或冷气?我是深受过这种苦的。就是在寒冷的冬天,穿着厚厚的衣服,仍因为寒冷,头脑都麻木了,学习效率很低。而有暖气的公共图书馆白天坐满了人,晚上就闭馆了。但勤奋的学子学习知识不因为天黑就停止啊,但天太冷了,没办法学习啊。看着这些因为寒冷而不能学习、不能完成报效祖国心愿的学生,我很能难受。因为我自己也经历过这种痛苦。

我家楼下一不到10平方的牛肉面馆都是1天24小时永不闭馆,而作为对挽救社会风气挽救世道人心有巨大作用的图书馆,国家为何不能象这牛肉面馆1天24小时永不闭馆?只要派一人守门。就可让广大读者受益啊

九江10万册新书免费看 
据《信息日报》报道:为丰富市民的春节文化生活,九江市图书馆多方筹集资金,购买最新出版和库存图书10万册,从即日起至3月4日,市民前去阅读时,不需要任何证件,不收任何费用
这条消息让我振奋,但愿不是昙花一现,对那些在城市打工,处于漂泊状态的广大农民工兄弟,他们办证很不方便,但他们和我们一样渴望读书。应当是不需任何证件,任何人都可以看书。农民、民工、过路人,甚至于无家可归的流浪者。

西部地区情况更糟 

记者在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图书馆看到,图书室的一些开架书由于馆舍太小只好放在了阴暗的楼房过道,图书架的间距窄得只能供一个人侧身走动,馆藏图书、检索卡上布满了厚厚的灰尘,似乎已有很长时间无人问津了。馆长杨海莲介绍说:"馆里的图书基本上是六七十年代的老书,平时没人过来借阅。由于县财政从1989年以来不再给图书馆拨付图书购置费,十几年时间我们没购过一本新书!" 据杨馆长介绍,图书"老化"现象直接导致读者大量流失. 

然而读书学习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是如此重要,请看以下的名言
读一本好书,象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时!---颜真卿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我对于事业 的勤劳,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厌——富兰克林   

对于人类的知识体系来说,只有让更多的人拥有掌握知识的机会,才能够保证人类知识的持续不断增殖。对于每个社会人来说,他们进行知识创新的可能性都是相同的。学生思想敏捷、想象丰富、富于创造精神,对社会文化信息反应迅速,在他们身上蕴含着很大的潜能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信息获取能力有很强的依赖关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想产生出有价值的新信息,而为了确保头脑所产生出来的信息是有价值的、新颖的,就必须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因此,图书馆要把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起来,教给学生利用外界已有的物质条件和科技成果,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创新。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欲望,活跃学生的创造思想。学生是图书馆文化的享受者、参与者和创造者,他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兴趣、特长在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发现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实现高尚人格的升华。从而开拓思路,发现问题、深入研究、获得知识的创新。

图书馆是信息荟萃的知识殿堂,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因此,是一种不断对外部文化进行分析、选择、吸收,进而衍生出新兴社会潜流的文化体系,具有超前性,能对社会文化产生先导作用,多种文化相互激荡、交流和渗透,各种信息大潮奔涌,社会各种文化在时空上的距离大大缩短。多重文化的汇集与学生求知的热望相碰撞,决定了图书馆文化必然是多元化的。图书馆文化对个体的影响,不是通过灌输制度、纪律等外部强制力来完成,而是通过它所创造的精神氛围和相应的文化载体,于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的情绪,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心灵,引起个体的共鸣,进而形成一种自觉、内在的驱动力,有意无意地融入图书馆文化之中。图书馆文化既服务于学校的教学实践活动,又是学校教学实践的补充。学生在图书馆文化中,通过自己组织各项活动,增长了才于,丰富了实践经验,为知识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创造了机会。

而现在一个严峻的现实是中国绝大多数中小学根本就没有图书馆,
至使大多数中小学生课外处于精神饥饿的状态,我觉得人有两种饥饿: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后一种带给人的痛苦超过前者千万亿倍,那是一种度秒如年的感觉.这是我亲身体会到的,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那就是人必须不断地在身体上,精神,智力,意志上进行自我超越, 这种超越每分每秒都不能停止,
这种超越一旦停止,生命就如同一潭死水,再也没有活力了. 


所以韩国企业家金宇中说:休息对我来说是一种折磨.
我很欣赏这一句话:“奋斗”就是永远地马不停蹄


国家目前没条件为每个劳动者免费或廉价提供pc和上网,让大家能更好地学习,奋斗,但我觉得国家为12亿人民多建一些图书馆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每个市民家里都会有些看过的书,我们不应该低估大众向善的力量。我相信,在一个城市,只要有政府部门或哪位爱心人士向大家发出倡议,就能一呼百应。各界的人士,广大群众会踊跃捐款、捐物、捐书。只需要有一个牵头的人来鼓劲,号召大家,
《为学》中的一段话: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也;不为,则易者亦难也。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也;不学,则易者亦难也

古人的这段话,精辟地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难与不难,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就看你如何对待它们。做事如此,做学问更是如此,
其实世事真的只在为与不为之间。我极盼望我的呼吁能得到大家的
赞成,
古今中外通过图书馆自学成才的伟人多不胜数.
1912年秋,毛泽东在湖南图书馆进行了半年的读书自学成才生活。他早上一开馆就进去,下午闭馆才出来,只是中午出去买点烧饼什么的充饥。后来,他还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当过助理员;陈景润初露头角是供职厦门大学图书馆那会儿,他在图书管理员岗位上很快就写出颇有见地的数论文章;华罗庚兼过清华大学数学系资料室图书馆中的管理员;马克思曾经说过,“我已经大约两个星期没写东西了,因为,当我不在图书馆的时候……无论有多么好的愿望,也总是不能动笔。”他在大英博物馆里前后学习了10年多,他总是准时到那里;歌德作为一个图书馆员和领导者,与魏玛图书馆结下30多年不解之缘;本杰明•富兰克林小时候组织勤读会参与借书管理工作,后促使全美洲第一所公共图书馆诞生。
 “人过三十不学艺”,对强者来说,这句话没任何意义.广大中年下岗者,失业者,极不充分就业者可以在图书馆学习,找到自己的事业

现在我国有个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很突出.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在城市打工被外出父母留在家乡的未成年儿童和少年.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000万人,并呈继续增长趋势。他们在生存发展中面临着教育、生活、心理、安全等突出问题,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有的留守儿童自杀了.是他们意志薄弱?不是,我觉得是因农村连一个小小的阅览室也没有,孩子们精神太空虚了.

以下是 潘跃勇办民办图书馆的事,为振兴中华, 为了挽救社会风气,挽救世道人心,我希望有更多人能象潘跃勇一样创业

潘跃勇:让图书在社区飘香
潘跃勇,北京大学EMBA,全国首家民办图书馆创始人,北京科教图书馆董事长。1999年在济宁创办中国首家民办图书馆——济宁科教图书馆。2005年被文化部和中国图书馆学会授予“全民阅读推广贡献奖”。 
  背着母亲将房产抵押贷款 

  潘跃勇原本拥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工作。1985年,他从曲阜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济宁市东门大街小学当老师,但不安分的他认为当一辈子老师过于平淡。1994年,从事9年教师工作的潘跃勇毅然下海了,到济宁市纺织品总厂上班,但不幸的是,1998年纺织品总厂停产了。潘跃勇下岗后多次找工作未能如愿,内心十分痛苦。 

  潘跃勇喜欢看书,常去书店“借书消愁”。后来,他发现开个小书店不仅能满足读书的需求,还能解决就业吃饭问题。听了他的打算,父亲将仅有的3000元积蓄全给了他。潘跃勇在济宁教育学院附近租房开了小书店,搞图书零售和借阅。学生大多囊中羞涩,更喜欢借书,他便到乡下收购旧书,收回来理一理再租借出去,受到学生的欢迎。 

  “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天天泡在书店里,更能转变人的思维方式、经营观念。潘跃勇发现,像其它城市一样,济宁城区的图书馆太少了,城区40多万人口只有一家公共图书馆,而且偏居城市一隅,难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有着基层教育经历的他决定创办一家集图书零售、借阅于一体的社区图书馆,为青少年提供健康的读书环境,让书香飘进千家万户。 

  潘跃勇的创意得到了两位朋友的认可,他们决定与他联手创办科教图书馆。1999年9月,潘跃勇选好潘家大楼作为馆址,并招聘了人员,但朋友认为房租太贵,借故没有资金打起了退堂鼓,潘跃勇顿时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当时真是骑虎难下,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缺资金,我想起父亲遗留下来的三间门头房,便想去银行办理抵押贷款,但母亲说啥也不同意。趁母亲到江苏走亲戚的时候,我做通弟弟的工作,背着母亲偷偷地将房子抵押出去,贷了30万元。当年11月总算把科教图书馆开起来了。” 

  “一天一毛钱拥有一家图书馆。”在济宁科教图书馆,读者每年只需交纳40元,便可以借阅图书一年。开馆之后,图书馆人潮如涌,平均一天接纳读者2500多人次,第一个月就办理借书证、阅览证1000余个,三个月后达到1万多个。潘跃勇很快还清了贷款。 

  潘跃勇说:“科教图书馆准确地将市场定位于社区,以中小学生、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成为公共图书馆的有益补充和居民身边的文化休闲场所。为方便读者,图书馆每天开馆14个小时,延长了服务时间。馆藏图书淡化了收藏和查询功能,坚持多品种、少数量、大众化的原则,以文化、历史、哲学等社科类为主,并为学生配置了大量的教学参考书和卡通读物。同时,我们精心为读者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实行人性化的设置、管理和服务。科教图书馆受到市民特别是中小学生的欢迎,学生放学后就到图书馆做作业,做完作业就找书看。这种环境的熏陶让孩子形成自觉读书的好习惯。” 

  私立图书馆引发冲击波 

  科教图书馆作为国内首家民办图书馆,它的诞生在社会上产生不小的震动。一些专家认为,在当前国内公共图书馆资源匮乏,数量少、百姓借阅不方便的情况下,科教图书馆的问世打破了传统的办馆模式,为中国国书馆事业的改革发展闯出一条新路。这样的评价让潘跃勇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但最让他高兴的莫过于孩子们能在就近的图书馆安静地看书学习,而不去网吧玩游戏。 

  潘跃勇说:“我国的图书馆基本上都是公办图书馆,一些由政府投资兴办,一些由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兴办,但政府投资的图书馆,营业时间短、服务意识跟不上,而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的图书馆又不对外开放。兴办离居民、学生近的社区图书馆,解决青少年放学、放假时读书难的问题,就显得十分有意义。" 

  “我国正处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兴起阶段,文化市场潜力很大,兴办图书馆有很好的前景。目前,我国图书馆事业和西方其他国家相比相差甚远。在以色列,每4000人就拥有一家图书馆,在英国,一个街区有两家图书馆,公民持证率达到58%;而在我国,持证率仅为0.47%。我国的图书馆事业任重而道远。”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走进社区图书馆,潘跃勇决定将科教图书馆总部迁到北京,借助北京的文化资源、图书资源优势,走加盟连锁的方式,将科教图书馆办到更多的城市。 

  2002年7月,正当潘跃勇准备进京时,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北京市图书馆管理条例》,其中规定:本市鼓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兴办图书馆或者以捐赠资金、文献信息资料、设备等形式资助图书馆事业发展。这条消息让潘跃勇兴奋不已! 

  经过考察,潘跃勇决定在石景山古城东街八角北路开办北京科教图书馆,将300多万元的全部家当都投进去。2003年3月,正当他装修图书馆时,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弄得员工和装修队伍人心惶惶,眼看前功尽弃。潘跃勇和大家一起在工地干活,什么累活、脏活都干,稳定了“军心”。当“非典”疫情接近尾声时,2003年8月19日,改造一新的科教图书馆也亮相京城。 

  随后的两年时间,他将现代经营管理模式与传统的文化产业进行嫁接,推进图书馆产业化。在北京创办了集图书出版发行为一体的北京科图文化传播公司,在山东、福建、江苏、天津等10省市发展图书馆加盟馆24家,实行统一配书,每年累计接纳各类读者1500万人次。2004年12月,潘跃勇被评为北京市“十大创业青年”,北京科教图书馆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优秀青年中心”。 

  以馆养馆的发展之道 

  在济宁科教图书馆办一个年卡借阅证只有40元,在北京办一个月卡借阅证也只有30元,图书馆该怎样支撑人员工资、昂贵的房租以及购书款? 

  面对记者的疑惑,潘跃勇说出了养馆之道:“我们图书馆除了搞图书借阅和图书零售外,还把图书馆作为一个广阔的文化交流平台,开发可以挣钱的文化项目。我们利用读者资源,开办作文、音乐、美术、英语等各类培训班;向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开展新书征订业务,提供书架、借阅软件等图书馆配套设施服务;提供电子阅览室、影视资料;依靠配书中心的图书资源,每年重大节日期间,举行大型图书展销、特价书市;这些相关的文化产业项目的盈利支撑着图书馆的发展,实现了以馆养馆。” 

  潘跃勇还以图书馆业为基础,同时发展多种经营方式,开拓与图书和文化教育相关的各种领域。在济宁、北京通州等地开办了3家哈佛摇篮幼儿园,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吸引了众多幼儿入园。去年夏天,在济宁创办了江北第一书院———潘家书院,从事文化传播、学术交流和传统戏剧演出等业务,周六举行周末大讲堂,邀请全国的一些文化名人来此登坛说法、传经送宝。今年春节期间,潘家书院在济宁城区举办文化庙会,马戏、评书、游戏等传统民俗精彩上演,为群众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因他对文化产业有着独到的创新性实践,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今年1月正式聘他为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大学1名硕士生和4名本科生放弃春节回家团聚的机会,特意赶到济宁,在潘家书院举办的文化庙会上跟潘跃勇实习锻炼。 

  在外人看来,潘跃勇十分风光,但提及做文化产业的内心感受,他说很心酸:“国家鼓励扶持发展文化产业,但是文化产业很难做,重要的一点是人才缺乏。文化产业要文化人来做,但现今社会文化人不善于交流、沟通和协调,文化要走向市场,文化人没有经验;而非文化人办文化产业又是外行;其次是缺乏资金。有钱人不做,看不起这个行业,投资长、回收慢;而没钱的文化人又做不起,这种境地很尴尬。” 

  潘跃勇告诉记者,未来将发展壮大图书发行等相关产业,带动科教图书馆的发展,继续办图书馆加盟馆,让更多的图书馆走进社区,让广大青少年能在家门口读书。“读书可以使人身心沉静,使决策更加科学。现在人们似乎更容易接受网络、电视等媒体,而忽略了读书。其实,头脑的运作还是读书时活跃,有时间还是应该多读书。”


亿万人民最需要的东西还有乒乓球,围棋,以下我分别论述


乒乓球将成为21世纪的第一运动 
乒乓球是一项集健身性、竞技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运动。首先,它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作为一项全身运动,乒乓球所特有的速度快、变化多的特点决定了参与者在以下方面均可受益:一、全身的肌肉和关节组织得到活动,从而提高了动作的速度和上下肢活动的能力。二、极有效地发展反应、灵敏、协调和操作思维能力。其次由于该项运动极为明显的竞技性特点和娱乐功能,又使其成为一项培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等品质和保持青春活力,调节神经的有效运动。正像一位日本人听阐述的:“乒乓球将成为21世纪的第一运动。对于那些希望保持青春、健美、避免不幸事故发生的人,如果能够提高他们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将无疑是一件乐事。” 

乒乓球运动越来越多地被作为增强智力、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保健、医疗和康复的极佳手段而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一位美国科学家这样说到:“如果时间允许,又有一位合适的对手作陪练,那么打乒乓球是提高手、眼配合的最好途径。该运动可使你获益匪浅,它需要敏捷、复杂的行动与当机立断的反应;它还有许多微妙之处,技术、整体配合、节奏感、计谋,对头脑及体能均有很高的要求。在期待和压力并存时,竞赛将充分反应出你非凡的自我完善及自律精神,打乒乓球是开动脑筋的好办法。”而日本顺天堂的一位教授则认为:“乒乓球才是对头脑的最佳运动。乒乓球的速度及复杂性是任何运动无法比拟的。”日本最旱的小提琴家,著名的“铃本小提琴练习法”的创始人铃木先生曾针对一位厂长提出的:“工人在流水线上动作太慢,怎样才能提高他们的效率?”问题时指出:“慢的是他们的脑而不是他们的手,每天打一小时乒乓球可解决。”结果厂长在厂里建了一个乒乓房,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工人们的效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日本某医学院成功地引导了一些由于车祸酗酒而造成的偏瘫病人在3年中每天都参加乒乓球练习,以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日本的一位医生曾在他的社区建水泥球台100多处,目的是防止老年人记忆丧失并可加强社区团结,他认为:“乒乓球可以改善人的神经系统和反应,降低严重的社会问题——车祸的发生。”在中国沈阳的一个公园里,一个民间组织的水泥球台乒乓球协会吸收了上百名会员,其中有教授、干部、工人,他们长期晨练在这些水泥球台上,从中获得了健康和乐趣。由于乒乓球运动的这些特点和锻炼价值,使得乒乓球运动员和该项运动的爱好者们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心理品质并在其它某些方面超出常人。据心理学人士运用心理测验法对我国部分省市优秀少年儿童乒乓球运动员心理品质的研究结果表明:他们普遍表现为智力水平较高,操作能力优于普通学生,情绪稳定,自信心、自恃力、独立性、思维敏捷性均较强,智力因素与个性因素发展协调。在日常生活中,这些人常常显得机敏过人、动作灵活、协调。总之,乒乓球运动的确具有其它运动所不曾有的某些独特功能,令参与者获益终身。据科学家的评测, 乒乓球运动的智力是运动员里最高的
该项运动极为明显的竞技性特点,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奋斗心理及成就欲望。经济又便于操作。不需要太大投资,对场地要求也很简单。三两个人就组织起来
一球友说
我喜欢打乒乓球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它能让我忘记一切烦恼和不快,全身心地投入到一种感觉之中。激情在旋转中释放,热情在击打中点燃,烦恼在猛击中渲泻,生命中回合中体验。这是一种对生活对生命对工作的情绪的表达。特别是它的速度和旋转,让人感觉到了其妙无穷的快乐。没有一个球是完全一样的。正是如此,这项运动才让人痴迷和陶醉。它让我放松和解脱,让我充分体验到了放松后的快乐。我喜欢这项充满智慧和挑战的运动。它给我带来了无穷的快乐。
特别是在与不同打法和风格的对手对阵过程中,更能让我体会每个人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处事作风,不同的为人之道。比赛过程中,你不是在打球,而是与对方在比智斗勇,打的是一方面是技术,但更主要的是心理和智慧。
运动时,单纯跑步我能够适应,但我更喜欢借助这种运动方式来更深切的体会运动的快乐。
我喜欢运动。我喜欢乒乓球。我喜欢生活中这种快乐的感觉!
[/size][/size][/size][/size][/size]
  •   2008/1/28 21:00:04
  •  

  • 等级:初学乍练
  • 积分:77
  • 金钱:50
  • 帖数:9
  • 注册:2008-1-28
  • 状态:离 线
  • 2


[size=4]还有一球友的发言很感人.他说:之所以喜爱乒乓球,原因有
一、乒乓球是情感交流的传声筒
  因为对手近在咫尺,当球奔过来的时候,分明能透过球的力度,感觉到对方的情绪、状态、心境。你即便不说话,乒乓球也能替代你渲泄一种情绪。有时候球逢对手,那球在迎来送往间反反复复十几个回合,会把对方的紧张、欢快、犹豫、谨慎一骨脑儿传递过来,双方把彼此读个通透,醋畅淋漓的比赛带来心灵的弦妙感悟,使世界优美动听的语言也逊色三分。而羽毛球因为距离远,相对来说感觉就要差得多。
  二、乒乓球是性格品质的晴雨表
  乒乓球能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和意志品质,果断还是迟缓,简单还是精明,沉着还是慌张,冷静还是急躁,外向还是内敛等等,都能通过打球反映出来。邻居甘大姐性格豪爽,所以她的球又急又凶,被她挥到一板那也是不得了的,但却因没有心计,让人一眼读透而容易导致失利。我每打完一场球,都要反思自己的不足,然后及时注意调整步伐,纠正自身的弱点。
  三、乒乓球运动是良性竞争的助推器
  我一向不喜欢与朋友竞争,特别怕伤了感情。2005年参加全市领导干部公开选拔时,我还是部编外人员。我和部里的同事都是很好的朋友,在温州班半个月的后备干部培训班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每天早晨六点钟我们四个一起出去跑步,晚上一起出去散步,或者打牌,真是快乐的时光。当时谈及公选的事,我表示,如果你们中有一人考部里的职位,我就坚决不考。报名的最后期限已到,他们告诉我,都没报这个职位,催我赶紧去报名。没想到考试那天,我们都坐在同一个考场上。原来他们是“骗”我去和他们竞争,我事后想起来又感激又难过。还好一年之后,他们也相继提拔,我内疚的心总算放下来了。乒乓球就不同了,对手越是厉害,我们越是欢喜,总是希望对手越强大越好。如果一场比赛下来,对手都不堪一击,即便是胜,也会“食”之无味!
  四、乒乓球运动是挑战自我的小舞台
从低手到高手的过程,要克服重重阻碍,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在赛场上,也要懂得如何调整心态,在失利的情形下,要沉着大胆,敢打敢拼。在领先时,要能稳住阵脚,不能松懈。胜利了,不要满足,继续迎接新的挑战,失败了,不要气馁,反思总结,调整充实。一个方寸之地的小舞台,却蕴育着球迷们的期待、向往、追求,欢乐,蕴含着生命的法则---永不言败的精神。要知道,真正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当我来到乒乓球场,我真希望时间不要再往前走了。我是多么留恋,这份魅力和纯洁。它,给了我们璀璨的韶华和炽热的血液!   有球打的日子,真好!
打乒乓球的好处:
1. 男女皆益,活动量适中,适合各个年龄段的朋友。
2. 对场地的要求小,不受天气影响。
3. 相对费用低。
4. 群众基础雄厚,易学易会

中国人近视眼的发病率高居世界前列:小学生近视率上升到近40%,初中生达到60%,高中生达到70%,现在读到大学视力还能在1。5的简直是极品稀有保护动物. 电视和游戏机太可怕了,孩子眼盯着那玩艺,目不转睛呀.更可怕的是近视眼的遗传率有50%.打乒乓球可极好的防治近视眼


群众的乒乓球运动开展应该也提高一个档次了,国家应大力提倡群众的乒乓球运动,为人民提供最基本的条件,中国的免费乒乓球台太少了.武汉有883个社区,1000多万人,据我所知,仅有几个社区有免费乒乓球台,也就那几张,去晚了,台就被人先占了.我读的是省重点中学,也就几个残缺不全的石台,每到课间, 几个残缺不全的石台就被几百个人抢得打架,我和同学都有因不愿让台子给高年级学生而挨打的经历.省重点中学都如此,其余学校更糟糕,根本没乒乓球台,到我读大学,仍没有免费乒乓球台,只有收费的.

中国几亿的学生,广大群众太可怜了,连打乒乓球这点简单的快乐都享受不到,与此同时,那极少数富人在玩被戏称为“高而富”的 高尔夫,这是一种相当奢侈的运动,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高不可攀,无人问津,它是一些高官、社会名流、大款的专利.

老百姓的觉悟程度都很高.大家都反对兴建高尔夫球场.让我们听听人民的呼声
今天听领导说要在莱西湖附近兴建高尔夫球场,莱西人举起咱们的手都来反对吧。 不能让市里的领导为了自己的政绩断了咱们的水源。高尔夫球场水污染严重  高尔夫球场草坪的养护要求极严格,其一平方米的耗水量是普通草坪的数倍,不但如此,为保持其草坪的平整划一,草坪还要经常喷施化学农药。有资料显示,每年喷施在高尔夫球场草坪上的农药要达50余种,农药中的一部分随水渗透和残留到土壤中,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听了解的说,如果建了高尔夫球场咱们赖以生存的产芝水库的水就完了。莱西人就没水喝了。高尔夫球场建设过程需要清除原有植被、整地挖填,扰动土层破坏水文体系统,改变地形地貌,工程土方量大,产生大量松土及不稳定的人工边坡,对水土资源的冲击和负面影响最大(郑新兴等,1995)。一旦突降暴雨,将造成土壤坡面侵蚀,引起水土流失,降水丰沛的山地丘陵地格外明显,将对区域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造成一定扰动现在好多韩国人都坐飞机到中国来打球。为什么?就是因为水污染严重,限制的很严格,全国就那么几个球场。所以有的韩国人就想要跑到中国来投资建场。严重抗议,中国的环境更需要保护!

  国内18洞球场的投资成本平均为1.53亿元,一个高尔夫球场一般需要购买1200亩左右的用地,加上场地建设费、会馆建设费、球场维修费等,差不多需要3亿元人民币。以上海汤臣高尔夫球场为例,靠会员的会费、打球费用和餐饮服务取得的主营收入,一年的营业额有2000多万元,但是除去高额的土地税、20%的营业税和昂贵的设备费用,收支很难达到平衡。 
   
我极不明白中央电视台为何要在中国几亿的学生,广大群众可怜到了连打乒乓球这点简单的快乐都享受不到时,送大笔美元给外国人转播那些外国贵族才玩得起的高尔夫球赛,以及f1赛车等贵族运动, 连打乒乓球这点简单的快乐都享受不到的几亿学生,广大群众会看吗?


武汉市一个高尔夫球场的会员证是50万,建1个18洞高尔夫球场要占地1000多亩,耗费1.53亿元.如果这土地.钱用来安置,造乒乓球台,可以摆几万个球台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极少数富人的快乐是建立在几万穷人痛苦上的.
福薄善浅,我们福薄是因为善浅,开福田就要种善根,关心众生,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能在众生不安的情况下获得真正的幸福与快乐.所以多数穷人痛苦时, 这极少数富人的快乐也不是真正的幸福与快乐.想劝这极少数富人:与众乐,独乐,孰乐?别玩那个独乐的高而富了,和大家一起打乒乓球吧!

各种有益的运动很多,但我觉得首倡乒乓球是最合中国国情的. 国情是城市居民公共健身场所小而少,国家体育局通过体彩筹得的钱在社区建的几个健身器材功能简单,根本不能满足广大群众运动的需要.据我观察,广大群众和青少年儿童也非常喜爱这项运动,它也非常适合中国人的体质,我想只要国家为广大群众和青少年儿童多建一些乒乓球台,中国就会涌现更多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他们可去国外乒乓球俱乐部打球,为国家赚取外汇。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里,学生们过得快乐吗? 
根据中国中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状况的调查 发现,15.8%的小学生、29.8%的中学生对自己的暑假生活不满意,主要原因是没有活动场所、没有伙伴、假期生活单调、空虚、时间不足等。其中,小学生对暑假生活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依次是没有活动场所(23.7%)、没有伙伴(20.2%)、没有计划(16.1%)单调(15.0%)、空虚(13.8%);中学生对暑假生活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依次是暑假是没有活动场所(42.2%)、单调(32.1%)、没有计划(26.7%)、没有伙伴(25.8%)、空虚(25.1%)。因此,需要加强对中小学生闲暇生活的指导,丰富他们的生活内容,为少年儿童提供更宽松的环境和必要的物质条件!
图书馆,打乒乓球,可以让孩子们有活动场所,过得很快乐.把他们从网吧,电视剧前解放出来,融入到社会,也可让广大心情忧郁的失业者,退休老人,得不到父母爱护的中小学生从麻将室,游戏机室解放出来,精神焕发。让他们摆脱对酒精,烟草的依赖,因为喜爱打乒乓球的人必须戒烟,戒酒才能在球台上拼搏,取胜



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说:围棋,是人类最佳的智力游戏
下围棋有许多好处 
一、围棋活动是健脑体操 
围棋是围而相杀的游戏,每下一子就等于出动一兵向对方进攻,迫使对方设法应对,而对方下子也是在向你进攻,要求你设法打退他。这种不断进攻与防守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脑得到不间断地锻炼,变得日益灵活、聪明。
二、围棋活动是数学的乐园 
很多小朋友对数字加减乘除感到枯燥无味,而下围棋运用数字的机会很多,可以让你在娱乐中不知不觉地接纳数学,使计算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围棋活动可以陶冶性情 
围棋对弈中要求棋手讲文明、懂礼貌、胜不骄、败不馁。对待生动活泼、战斗激烈、变化莫测的棋局,棋手只有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才能取得最后胜利。常下围棋的人,大多有临危不乱的镇定功夫,谦虚、谨慎的美德,文明高雅的风度。

四、下围棋可以培养能力 
围棋重思考,对弈中每下一子都有攻防作用,全过程斗智斗勇,紧张激烈,能有效地培养高度的注意力、快速的计算力、敏锐的观察力、细致的分析力、灵活的应变力、全局的统筹力,使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
围棋决非单纯的运动项目,它的发展与演变中蕴含着丰富的数理、军事、哲学、艺术等内容,因此学围棋的孩子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以及棋艺的提高,他们对围棋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刻,他们会把围棋上的感悟与思维方式融汇与生活、学习、交友等各个方面,而这正是学围棋的真正意义
围棋是自然的产物,自然是和谐的,围棋大师吴清源说:“围棋是一种和谐的艺术。”和谐的棋型,和谐的棋势——似“高山流水”、似“蜻蜓点水”、像平原、像沙滩、像星空、神态各异形态万千。

围棋是美的。自然的东西都是美的。纯朴的下法,舒畅的下法给人以美感,自然的下法就会形成美的意识,美的棋形,所谓“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宇宙流”宗师武宫正树,执著地描绘“雄浑壮丽、天马行空、自由奔放”的黑白画卷,“美学博士”大竹英雄宁输不下愚形,“流水不争先”的高川格,坚信平平淡淡才是真。

四千年来,前辈棋手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一张张的棋谱,都是一张张精美的艺术品,使人赏心悦目,充分反映了我们先辈追求“无言之美、无声之美、无色之美”的审美理想。学习这些棋谱,使同学们感受美,认识美,而对弈的过程则更是创造美的过程,是对美的构思、设计和实现。

围棋,充满哲学和艺术,围魏救赵,声东击西等等谋取略举不胜数。围棋还有一种始终“打劫”战术而最终造成“和棋”的结局,尽管如此,俗定成俗的对弈双方各自心中都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和棋”并不表示“没有输赢”,先手落子一方“输理不输棋”,后手落子一方“赢理不输棋”。一盘看似因“打劫”而造成的“和棋”结局,其实包括观棋者在内的对弈双方,各自心里都知道“理”在何方。

围棋,是一项充满哲理的运动,谁无理,谁就受到惩罚。日本人说:下围棋的没有一个是坏人。就是因为此。盘上一举一动,都在双方眼中,容不得欺骗与无理。二个人纹秤相对,虽然不说一句话,但心意相同,久而久之,信任和友谊自然建立起来。

俄罗斯棋盘杀手皮丘什金杀了61人,还交出一本笔记为证,当中详载死在他手上的人如何丧命,又自称是“象棋痴”。 
  最令警方捏一把汗的,是杀人笔记绘画了一个国际象棋棋盘,每一格各详列一名受害人的被杀日期、时间和杀人手法等详情,64个棋格中还有3格悬空,换言之,若非拘捕皮丘什金,他大有可能继续杀人,以填满余下三个棋格。 
 我想他若会下围棋,也许不会如此疯狂.

围棋可让老人们年轻,请看一位74岁的年轻人——小记菊池康郎先生

话题从2002年的日本阿含•桐山杯赛说起,提到老人曾战胜柳时熏九段,爆出一个业余棋手战胜强九段的大冷门时,老人开心地笑了,他说:“偶尔也有业余棋手战胜职业的,所以下棋很快乐,我今年74岁了,天天和年轻人在一块下棋,心情和年轻人一样的快乐。”
不禁想起老人几年前还在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中夺冠的往事,问老人何以在垂暮之年还能保持如此极佳状态,听到这话,老人显得有些不大高兴、颇为认真地说道:“怎么保持状态?我不是还年轻吗?!”翻译还未开始翻译,自己就先大笑了起来,忍住笑翻译过来后,众人都忍不住乐了。
看着老人目光炯炯,满面红光,他说自己还年轻,谁又会当作一句玩笑呢?
说到高兴处,老人扳着指头告诉我们说:“我常常这样教育我的那些孩子们,学棋有‘五得’——脑子更聪明;能多交朋友;学会礼仪;变得帅气,受人欢迎;还可以成为名人。”老人说得非常投入,仿佛他现在就是对着一群学生讲课一样。

我觉得是围棋让日本,韩国人精神焕发,国家强大,在我国, 围棋的普及却很不好,这是我发表过的一帖:


亿万棋友最需要的东西 
武汉能提供棋友下棋的地方太少太少了。虽然棋友可在网上下棋,但在网上下棋,人面对的是沉默、冰冷的机器,坐在电脑前,个人始终感觉到精神空虚、孤独。时间一长,眼睛也受不了。据我所知,过去,在武汉,规模最大的棋摊子就是在一元路旁的滨江公园。我棋艺提高,并认识了很多友善的棋友就是在这个地方。可惜,由于修江滩景观公园,这个棋摊子被拆除了。不过即使当初存在时,老板的家当也只是折叠小凳,没有靠椅。棋友坐着并不舒服,只能说凑合,大家都驼着背下棋。但是,当时,来自各地,各个年岁的棋友大家聚在一起,无话不说,以棋会友,(虽然水平不高,但大家就棋的内容讨论,那种情景真让人怀念、感伤)。有一张围棋报大家共着看,互相敬烟,那种其乐融融的气氛让人温暖、快乐、精神充实。现在,武汉市这么大个城市再也找不到这样一个能让大家以棋会友,切磋棋艺,消遣时间的棋摊了,再也找不到这样一个精神家园了,我很伤感。现在武汉有的只是几个由高段专业棋手讲课,收高昂学费的围棋道场。但这种充满了金钱味,商业性质的围棋道场不是我们广大围棋爱好者梦寐以求的那个小棋摊,那个精神家园啊。有首歌唱道: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太大的地方。我也想代表广大围棋爱好者说:我想有个棋摊,一个不需要太大的地方。我有两位邻居,一位是退休老师,退休后就在家带孙子,最大的爱好就是下棋。有次晚上8:30我都睡了,老人来敲我的门,想下棋,我陪他下到晚上12点,他才告辞。然而,因家人原因,我不能总是陪老人下棋啊!老人很难受、痛苦,漫长、无聊、寂寞的退休生活不知如何打发,我也很痛苦、难受。棋友们多么盼望有个下棋之处啊!还有一位来自孝感,来武汉打工的朋友,也是不看电视,不喜欢看书,只爱下棋,也是只要有空,就找我下棋,然而因家庭、个人原因,我也不能总陪他下棋。看着棋友痛苦的样子,我亦难过。劝道:你学点佛会好一点。他痛苦地一挥手:只想下棋,什么事也不想搞。我默然无语。我知道,武汉也有一、两个高档棋社,但里面坐镇的是靠下彩棋为生的业余棋手,我知道那种赌棋的气氛很不好。广大水平一般,荷包又不暖和的棋友不愿去。
其实搞这样一个棋社10万就够了,可让广大棋友高兴、展欢颜。并且老板自己也可以因此赢利。如此,皆大欢喜,所有人都高兴。吸引广大棋友,才能办得起来,并且依众靠众,依靠广大棋友的支持。实现经济上赢利,棋友有“家”可去的双赢局面。棋社可起名天天棋社。一年365天,天天开放。从早8到晚8点,三十初一也不休息,真正为棋迷着想。棋迷来到天天棋社,感到很温暖,有家的感觉,愿意花钱,消费来维持这个“家”。广大棋友,大家献计献策,甚至捐钱,让这个“家”越来越红火、兴旺。收费采用年费制,一年500元(或更高一点700元),半年300元,一月80元。零售(每次)5元。棋社内有大量崭新、精美的围棋书、报、刊供客人免费浏览,最好是再增加长江日报、参考消息、武汉广播电视报、海外星云,凤凰周刊等十几种大家喜爱看但自己又不会花钱去买的报刊看。这样棋友来了除了下棋,还可以有逛书店、泡图书馆、品味书香、体会文化知识气息的那种温馨感觉。(也可以把一些好书放于书架上)。我届时愿把自己看过的棋书、棋刊及一些珍藏的精美图书捐出。共产主义要实现的目标就是大家“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受正义和爱的力量的感召,我相信广大棋友一家乐于把自己的棋书、刊或其它书捐出来充实、扩展天天棋社里的“围棋图书馆”。退休老人,来武汉打工的农民、民工朋友来到这儿,就象回到家一样,我认为大家是愿意接受500或700元/年的服务费的。象我认识的那位退休教师,退休工资一个月1000多元,老人不欠吃、不欠穿,也不需要高档补品,老人就是想要一个能下棋的地方啊。服务费高于700元/年,就不好了,变味了。我以为700元/年是最高价了。应该走薄利多销的路线。大家荷包不暖和啊。棋社应绝对禁止吸烟。这是保护所有人(包括吸烟者本人)的健康啊。特别是保护小朋友和老人的健康。这次楚天108将比赛办得非常成功,很圆满,就在于保安、裁判非常积极的劝止吸烟者在比赛场内吸烟。吸烟者请棋社外抽烟,若做不到,就请勿进。管理者绝不能因为迁就一个抽烟的客户搞得满室乌烟瘴气,恶气弥漫。特别是夏、冬天紧闭门窗开空调时,若不严禁,只会流失更多的客户。
[/size]
  •   2008/1/28 21:01:03
  •  

  • 等级:初学乍练
  • 积分:77
  • 金钱:50
  • 帖数:9
  • 注册:2008-1-28
  • 状态:离 线
  • 3


围棋可以象佛教一样挽救社会风气,挽救世道人心。我记得一位棋友在一篇文章里说过:热爱下围棋的人都是好人,好象找不出一个很坏的人。这位棋友说自己没精确统计过,只是这么思考、判断。我亦有同感。棋友中有失业的、喝酒、抽烟、赌博、骂人的,有这些小缺点。但找不到一个罪大恶极的人。我衷心希望哪位有钱,又热爱围棋.热心公益事业的老板能把我构思中凝聚广大围棋爱好者爱心的棋社,棋迷之家创办起来。如同台湾的慈善组织――慈济功德会。开始只是证严法师一个人献爱心,最后她的善意,慈悲感召了越来越多的人。现在发展成为有三十万名会员(影星成龙、前总统李登辉亦是会员)世界闻名的慈善组织。我也希望哪位能开创这样一个历史,率先在武汉创办充满爱心、温暖、关怀、友谊的棋迷之家。到最后,其它城市都建立类似的组织。在经费方面,还可以吸引广告客户在棋社名称上拍卖冠名权或在棋社内做广告,用广告费来维持棋社发展。如某厂商愿出钱,棋社就用该厂之名


围棋挽救了很多身体上的残疾人(其实围棋还可以挽救很多精神上的残疾人)
韩国举办残疾人围棋赛 李昌镐等自掏腰包支持赛事
新浪体育讯 我的姨妈是一位退休小学教师。她工作过的那个学校有一个5年级的男孩子。他唯一的爱好就是在自己家12层的公寓里看窗外的风景。  他从自家的阳台窗户往下看。虽然只看到很小的范围,但那里却有令他心驰神往的游乐场和在那里玩得很欢的孩子们。

  在游乐场玩耍的孩子们有的滑滑梯,有的拍皮球,有的骑自行车。尽管游乐场面积不大,但孩子们却玩得非常高兴,笑声不断。  小男孩每天都从家里往外看,非常羡慕孩子们能够随心所欲,尽情玩耍。
  为什么这个小男孩不能够象其他孩子一样玩耍呢?
  原来这外漂亮的小男孩3年前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当十字路口的绿灯亮起时,他就急忙要穿过马路。就在这个时候,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一位闯红灯的司机开车把他撞倒,轧断了他的双腿。  就这样,小男孩不是因为先天原因,而是被人为撞成了残疾人。
  事故发生后,母亲经常带着他早早来到学校。因为小男孩不愿意让同学们看到他这样的情形。另外一个原因是避开早上学生到校的高峰期,避免拥挤。
  从此以后,这个家庭再也没有了欢笑。
  
  母亲看到这样的情形,内心里非常着急,一直不知道如何是好。正当为该不该把孩子推到窗前而苦恼的时候,她突然有了一个非常好的想法。
  “那就教他下围棋吧。”
  从此以后,小男孩便请围棋教练到家里,指导他下围棋。几个月后,妈妈经常会推着轮椅,带他到阳台看孩子们玩耍。
  就这样,因为有了围棋,家庭里又重新出现了久违的欢笑。
  对于平时没有朋友玩,只能和小弟弟下围棋的他来说,围棋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是不是没有下棋的朋友呢?
  从家庭能够恢复往日的愉快气氛情况来看,围棋已经成为小男孩的朋友、老师。
  2006年6月,韩国举办了第七届全国残疾人围棋比赛。
  据说这个比赛是由徐能旭九段、曹薰铉九段、李昌镐九段和刘昌赫九段等4名职业棋手自掏腰包举办的一项围棋赛事。
  对于前辈们这样的义举,我致以崇高的敬意。
  参加比赛的棋手多达300名,他们中间有95岁的老爷爷,也有利用特殊围棋盘和棋子的视觉障碍残疾人,还有用脚下棋的双臂残疾人。
  韩国残疾人围棋协会会长玄明德自1999年起举办了各种各样的围棋比赛,积极鼓励残疾人参赛。2003年8月,玄明德会长成立了社团法人会社,倡导残疾人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来。
  对于残疾人来说,这是一次能够外出,并能够与有共同爱好的残疾朋友进行手谈的机会,他们都非常愿意参加。
  忽然,我想到了姨妈提起的那个小男孩。被姨妈称赞为非常优秀的小男孩的他最近是否长胖了,还用他那可爱的小手下围棋吗?虽然不知道他学了多长时间的围棋,到了什么样的水平,但他要是能够参加比赛的话,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啊。
  事实上,网络中也有围棋比赛。
  在围棋网站里,所有的人可以不分年龄,不惜花费时间和精力来下围棋。如果用电脑把自己带入网络世界的话,就可以同成千上万的围棋爱好者进行手谈。
  不仅如此,围棋爱好者一边下棋,一边还可以有留言版或者BBS论坛里发表文章,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认识好朋友,结下浓厚了友情。
  围棋网站这样一个大舞台对这个小男孩来就无疑就是开辟了一个广阔天地。 
脑瘫患者围棋寻梦
2007年06月22日 16时23分 广东电视台
围棋是一项陶冶性情,锻炼思维的棋类运动,经常出现在古代电视剧才子佳人的桥段里面。但是今天《百姓古仔》里面,下围棋的人却没有那么附庸风雅,她是一位脑瘫病人。在她身上又有什么故事呢。即刻由叶淑婷带大家认识下她。

罗宇洮是个脑瘫患者,上肢经常痉挛。但是认识她的人一点都不觉得可怕,还亲切地叫她洮洮。而洮洮有一个很与别不同的爱好,那就是下围棋。
【同期声】罗宇洮
你是怎样开始下围棋的
看见我哥哥下棋
觉得下棋怎样
很好玩
围棋教会我很多东西
【正文】
外人见到都不敢相信,洮洮已经有十三年“棋龄”。六年前,她还收了一个“徒弟”,和洮洮情况相似,晶晶也是一个脑瘫患者。
【同期声】晶晶
围棋教会我遇到问题不应该之会发脾气
要冷静想办法解决
【正文】
多年来,一直有义工帮洮洮学下棋,可能大家都很好奇,洮洮是怎样与外界沟通的呢?原来她有个绝招,那就是用脚来发手机短信。
通过这个方法,洮洮得到更多与人、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但是迈出家门,对她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这三年,洮洮一直坚持到东湖棋苑下棋,在那里老师的指导下,她现在已经达到业余三段的水平。
【记者现场】叶淑婷
虽然求学的道路很艰辛
但是沿路上一直有很多志愿团体和热心人士
为她们提供帮助
而最近洮洮希望举办残疾人运动会的心愿
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同期声】晶晶
我很想
通过围棋
让更多残疾人
有希望
【尾句】或者有自己的成就感

鲁迅先生最害怕他振兴中华的文章发表后即无人喝彩,也无人反对,我亦如此,大家哪怕只发表一个字的评论也好啊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强烈恳请大家看了我的文章后不要认为于己无关,麻木不仁,冷漠自私.,无动于衷. 我眼睛不好,请大家看了我文后去转贴,以引起更多人对强国之路的关注和讨论,只要能帮苦难的心灵越过重重难关,就要尽力去做,有十分力,尽十分力,才算真诚
  •   2008/1/28 21:01:37
  •  

  • 等级:初学乍练
  • 积分:77
  • 金钱:50
  • 帖数:9
  • 注册:2008-1-28
  • 状态:离 线
  • 4





亿万人民最需要的是健康,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是身心灵整体的健康


素食的利益



素食与环保

如果有人从坟墓中拖出一具肿胀、溃烂、脓血淋漓、血肉模糊的尸体,并说:“这是上等料理!大家请吧!”相信每一个人会倒尽胃口、心惊肉跳!但是动物的病尸、烂尸用五香、辛辣、酱醋等调味料遮掩其腐臭时,人们却欢欢喜喜的将这些死尸、病尸一股脑儿的往自己的胃里送!您能想像其后果吗?您了解您所吃的是什么吗?

一.动物的疾病
在美国患有血癌的牛和鸡愈来愈多,而美国的小孩罹患血癌致死的也愈来愈多。这种事实,使科学家不得不怀疑它们之间有密切的关联!

供肉动物,在肉商利润至上的经营理念下,被养在狭小、拥挤、肮脏的空间,动弹不得,毕生不见天日,体液代谢不良,吃含残余农药的饲料,注射贺尔蒙等生长促进剂,受尽违反动物天性的痛苦、折磨,所以动物本身疾病丛生。

供肉动物所患的疾病种类多而可怕。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美国猪在屠宰前已经患病,其中肺炎、赤痢、霍乱、脓肿、旋毛虫病或假狂犬病最多。美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鸡染患鸡癌及其他疾病。而这些病往往会移转至吃肉的人身上。例如有十分之六的美国人肌肉内有旋毛虫,但是素食者很少感染这要命的寄生虫。这显然是由于吃肉传染来的。

事实上,当动物的某一部份长癌或其他肿瘤、疾病时,有病的部份切掉后,剩余的还是拿去卖掉;更可怕的是,有些长瘤的部份被混在肉中做成热狗等食品。美国有一地区,每天检查的动物屠体中,竟有两万五千头患有眼癌的牛屠体被拿到市场去卖。

 血癌是会传染或遗传的。在美国,鸡与牛的血癌越来越流行,而美国小孩罹患血癌致死的也越来越多,这种事实,使科学家不得不怀疑它们之间有密切的关联。科学家更进一步的发现,如果用有病动物的肝脏喂鱼,鱼也会得癌症。

发明花生酱及餐点谷类的家乐格医师是一位素食者,当他坐下来吃素食晚餐时曾说:“在吃饭时,不必担心所吃的食物是死于何种疾病,真是件好事。”

二.化学药物
(1)农药
动物肉中DDT的含量为蔬果的三十倍,农药含量为植物的十四倍。
现在,全世界的农田都在使用化学品--肥料及农药。农田里喷洒DDT作为杀虫剂,动物吃进含残余DDT及其他农药的青草或植物后,这些毒物便积留在动物脂肪中,难以排除。动物天天吃这些含残留农药的饲料,不断累积的结果,使动物肉中含DDT的量为蔬果及绿叶蔬菜的三十倍,其农药含量则为植物的十四倍,乳品为五.五倍。人吃肉、蛋、乳品的时候,就把这些高剂量的DDT等农药,全部移入人体内。爱荷华州立大学所做的实验显示:大多数人体中的DDT都来自肉类。DDT是一种强烈的毒药,科学家认为足以导致癌症、不孕和严重的肝病等。

 DDT并不是肉中唯一的毒素,还有PPB、PCB戴奥辛(Dioxin)、二氯福(Dichlorvos)、毒杀酚(Toxaphene)、六氯酚(HexaChloroPhene)、克氯丹(Chlordane)、飞布达(Heptachlor)。

美国农药权威雷根斯坦(Lewis Regenstein)说:“人类吃牛肉,会吃进牛肉里累积的高浓度的戴奥辛。”戴奥辛被称为人类已知最毒的化学品。美国环保署专家戴安科尼(Dr.Diane Courtney)说:1 ppt(兆分之一)的戴奥辛可使实验室的动物致癌、胎雏畸形、流产和死亡。这些化学毒物会使人类罹患癌症、性别倒置(男的女性化,女的男性化)、痉挛、胎儿畸形、流产、精神失常、破坏免疫系统、破坏肝肾、不孕症、虚弱和暴躁等身心的疾病。

(2)致癌化学品
为了加速供肉动物的成长、肥胖,及改进肉品的色泽,它们往往吃下更多其他的化学品及化学混合饲料。肉品商要求较多的肉以求取最高的利润,动物因此被强迫喂食,被注射贺尔蒙以刺激成长,喂以开胃药使动物多吃,打抗生素以治疗一般疾病,吃镇静剂以稳定动物的情绪。这些化学品,有许多被认为会导致癌症。

(3)防腐剂
纽约时报曾经报导:“隐藏著的污染毒害,对肉食者是一相当大的潜在危险,其中残留的毒药、硝酸盐、贺尔蒙、抗生素,以及其它化学品都是。”
动物肉品在冰箱里储存几天后,会变成病态的青灰色,肉商为了防止肉变色,就在肉里面加入硝酸盐、亚硝酸盐,以及其它防腐剂。这些化学品使肉品呈现鲜红色,但这些是致癌物质。

 您会想政府的农业部门及检验机关应剔除那些不合格的肉品。在科技先进的美国,每二十五万只动物的屠体抽取一只,检验其中的化学品。检验的内容仅仅是肉品中有毒化学品的百分之十而已。这是一九八四年欧洲共同市场拒绝进口美国十一家最大的肉品商之肉品的主要原因。美国的情形如此,更遑论其它国家了。


 那么,吃鱼应该安全了?但是,鱼所带的污染物质比陆上的动物还多。工业污染废水,农牧养殖废水及现代化家庭的污水排入水中。淡水或近海鱼类,体内含有大量的水银、铅、砷、Aldrin,Dieldrin和DDT等。如果您吃水产、海产的话,那么这些毒素全部移入您体内了。

三.自体中毒
动物被宰杀时,因为恐惧、忿怒、紧张,使其生理起化学变化,大量分泌毒质,毒化其尸体。



美国爱尔姆哈力斯(Elmer Harris)在其著作“恶念致毒质”(Bad Thoughts Creat Poisons)中说:“在华盛顿心理实验室所作的试验,显示吾人的恶念能于生理上引起化学变化,产生一种毒质注入血液,使身体生病。…其中妒忌毒质之凝集物,可在几分钟之内毒毙一只猪;而发自深刻怨恨心达一小时者,其毒汁之凝集物可毒毙八十人。”



 我们身体在恐惧、忿怒或紧张的时候会自体中毒而得病;动物无异于人类,在危险的情况下,其体内的化学平衡会有极大的变化,产生强烈的毒素。动物屠宰过程中,恐怖、怨恨、悲痛集于一心,又见到其他的动物或死或生的躺在四周,自己也为了生命与自由而徒然的挣扎奋斗,其血液中的荷尔蒙--尤其是肾上腺素之分泌会亢进,因此大量的荷尔蒙及毒质会留在肉内。人类吃肉,也把这些毒质吃进体内,因而毒化了自己的身体组织,使自己生病。美国营养机构也指出:“动物屠体的肉中,含有有毒的血液与其他的排泄物。”



 动物被杀后,血液停止循环,在三十分钟内,屠体内的每一个细胞中的小液胞自然展开,产生溶解酵素导致细胞组织的自然破坏或自身分解,酵素开始蚀化肉细胞内的细胞组织,冷藏或加防腐剂只能降低腐败的速度,不能完全停止腐败。肉中代谢毒素含有黄碱,这种物质与咖啡、香烟中的有机碱刺激物极为相似。


根据大英百科全书的记载,动物屠体中的毒素,包括尿酸及其他有毒的排泄物,会出现在血液中与身体组织之内,因而提出中肯的见解:“若与牛肉含百分之五十六不净的水份相比较,从坚果、豆类及谷类中所得到的蛋白质,显然要纯净多了。”

四.腐败
 由于动物死亡后就立刻释放尸毒,所以动物的肉、鱼类及蛋类有一共同的性质--很快的分解腐败。
 当动物被杀后,尸体中的蛋白质就会凝结并产生自我分解酵素(不像腐败缓慢的植物,有坚硬的细胞壁及单纯的循环系统),很快地,一种名为尸毒的变性物质就产生了。由于死亡后就立刻释放尸毒,所以动物的肉、鱼类以及蛋类有一共同的性质--很快的分解腐败。因此,动物被屠宰后,冷藏、送至肉店、买回家、冻起来、解冻、再煮来吃。想想看,这份肉食已经腐坏到什么程度了。


 生肉,由于腐败,所以会污染厨司及所接触的东西。英国公共卫生局,在一次屠宰场爆发中毒事件后,警告家庭主妇:“处理生肉时,要把它当成像牛粪一样不卫生。”腐败的肉每克含十万至九千万个细菌,吃一块八盎司的牛排,至少吃进二千二百四十万个微生物。通常有毒的微生物即使烹饪也不会被消灭,尤其当肉没有煮熟,或只加以轻微烧烤时,它便是感染的来源。


 从生理结构来看,人类的消化系统并不是设计来消化肉类的,所以肉食在肠胃中通过得非常缓慢,因此消化器官一直接触并吸收腐肉产生的肇病物质和肉中原有的细菌毒物、DDT、戴奥辛、镇静剂、荷尔蒙等。这引起新陈代谢的障碍,破坏了自己的健康。


肉食过多酿恶果


富国老饕猛吃肉亿万穷人捱饥饿,尽管生物学家认为,人类的生理结构更近于草食和果食动物,但人们却更热衷于肉食。正如联合国蛋白质指导委员会的委员们所言:“穷人的米谷被抢夺去喂富人的牛”。由于肉类需求增加,富裕国家买越来越多的谷类来喂猪与牲口,而谷类食品如果只提供人类使用,也是卖给出价较高者。“富人抢夺穷人的食物,而穷人却毫无招架余地”。因此无数的人因此挨饿。

肉食最不经济


肉食可以说是最不经济而又低效的食物。一磅肉类蛋白质是同等重量的植物蛋白质价格的20倍。我们所吃的肉,其中只有10%蛋白质的卡路里被吸收,其余的90%都被排泄出去。在食物生产上种植植物比生产肉类对人类的作用更大。比如一亩田用以养牛,只能生产1磅蛋白质;

若同样的土地用于种黄豆,将可以出产17磅蛋白质。换言之,我们吃肉要比食豆类需要的土地多16倍。

而且,饲养动物还浪费水源。据计算,饲养动物所用的水是种植蔬菜谷类所用的8倍。


然而,当全世界数以亿计的人类遭遇饥荒的时候,却有一部分人在浪费大量的土地、水与谷类以换取肉吃。美国人每年吃下超过1吨的谷类(经过饲养的肉用动物),而世界其他地区的人平均只吃400磅的谷类。一项令人震惊的事实就是,美国的谷类有80%到90%都是拿来喂动物的。30年前,一般美国人平均每年吃50磅肉,现在光牛肉就要吃掉129磅。由于美国人对“肉食的执著”,大多数人每年吃下去的蛋白质是身体需要量的两倍。因此,原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曾说过:西方国家摄取食物的方式,是导致其他地区饥饿的主要原因。

素食方式,摆脱人类的饥饿

哈佛的营养学家珍.梅耶认为,只要把肉类生产减少10%,节省的谷类就可以供6000万人食用。如果人类减少一半肉食,则可以解救全球的饥饿人口。而且,儿童教育及人类健康、医疗条件也会大为改善。现在许多科学家认为,未来食物的需求必须依靠植物蛋白才能解决,所以许多西方国家已经开始投入经费开发用黄豆、面粉制成的植物蛋白食品。
近年来,素食开始风行全世界。在香港、台湾等地区,素食店如雨后春笋。

观念误区,素食营养差,人类热衷于肉食的一个原因是对肉食的“执著”,另一个原因是想当然地认为素食会导致营养不良。


但事实却相反。在世界经济危及时,人们被迫吃素食,他们的健康竟然戏剧性地有了改进。一战时期,由于英国的封锁使丹麦粮食短缺,丹麦政府指派全国素食学会会长担任粮食配给工作,丹麦人以谷物、蔬菜等为生,第一年死亡率降低了17%。


战后,丹麦人恢复吃肉,死亡率与心脏病的比例又立刻上升到战前的数字。美国国立健康学院研究过5万名素食者,发现他们的寿命比肉食者长,而且得癌症者比例要低得多。耶鲁大学的爱文.费舍博士做过耐力测验,他那令人惊讶的证据表明,素食者的精力几乎是肉食者的两倍。布鲁塞尔大学的吉伯尼与艾欧特克博士做的耐力研究也证明,素食者在精疲力竭之前比肉食者所能负荷的时间多到二到三倍。而每次测验完后,从疲劳中恢复过来的时间仅为肉食者的五分之一。

一项有趣的发现就是,许多创造世界记录的运动员也是素食者。英国素食者自行车俱乐部保持了40%的全国自行车比赛记录。伟大的素食者游泳选手穆瑞.罗斯是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三项金牌的最年轻得主。

肉食者的健康状况却令人担忧。爱基斯摩人主要以肉类、脂肪为食,平均年龄只有27.5岁。吉尔斯人是俄国东部的一个肉食部落人种,很少有超过40岁的人。从营养学角度来讲,麦谷类含蛋白质8%~12%,而黄豆中蛋白质含量竟高达40%,是肉类的两倍。即使是最瘦的牛排,可用蛋白质含量最多也只有20%。可见,人类可以从素食中得到足够的营养


有关癌症--看完再寄给别人-功德无量

三十多年前有一位服务于公卖局台北啤酒厂的张先生,参加该啤酒厂选派技术人员到国外深造的考试,以优异的成绩及格。但在出国前经某公立医院体检发现,罹患有像孩拳头大小的肺部肿瘤,因而不能出国。

魏姓同学便利用星期日赶到台北和张先生见面,张先生向魏同学详述相关绝望的详情和悲观感受,并请魏同学协助其料理后事,恰逢魏同学与前任马偕医院的院长(1949-55 ,专精于癌症临床研究)吕革令博士系知交好友。当即建议前往访求吕博士医治,起初张先生说不愿再看医生,以免徒增伤悲;但魏同学说先前已以电话请教过吕博士并安排好时间,张先生只好偕同前往吕博士住处造访。


吕博士和张先生见面就说:魏先生是我的好友,介绍你和我认识是我们缘份,感谢上帝赐给我们这个机会;我请教你:『癌为什幺叫绝症,你可知道吗?张先生和魏先生都不知道如何作答。


吕博士又说:「人类医治癌症到目前为止只有两条路,第一条路是消灭病源,第二条路是增加抵抗力。但很奇怪的是,癌无论用钴60还是其它药物去消灭癌细胞,可是癌细胞还没被消灭,好的细胞却先被杀死。无论用什幺营养、补药,好的细胞还未吸收,癌细胞却先吸收,让癌长得更快;因此可说上述两条路都行不通、所以叫绝症。」



吕博士又说:人类的聪明连登陆月球也都已经成功,但为什幺没有人去怀疑上述两条治癌的路是在钻牛角尖,另外找第三条路?感谢上帝赐给我以往在马偕医院做癌症方面的临床实验,并得院内各部同仁协助的机会,我发现癌症病人血液检查的结果百分之百都是酸性反应。

长期素食、且生活接近然的佛寺僧尼,由于体质都偏属优质弱碱性,所以尚没有发现罹患癌症的病例。因此我大胆的断定在弱碱性体质的状态下,癌细胞是无法生长、甚至是无法生存的。


张先生我建议你从现在起少吃酸性的荤食类,多吃碱性食物,另外可吃绿藻和带壳菱角汤,改变你的体质,并励行接近自然的良好生活规律;如果五年内不死、你就没问题了,愿上帝祝福你。」



张先生依照吕博士的建议,认真改变吃的习惯,每天又吃绿藻、喝菱角汤,乐观加上每天适当的运动,一年后再到同一公立医院检查结果,发现肿瘤不但没有长大、反而已呈现萎缩状态,遂令医院检查人员惊为奇迹,五年后竟完全处于萎缩、至近于消失状态。



经过了将近四十年岁月,现在张先生的健康情况完全正常,生活起居甚为愉快。
关心自己也要关心别人,85﹪癌症病患属于酸性体质。健康人的血液是呈弱碱性的,大约是PH7.35~7.45左右。


婴儿也是属于弱碱性的体质。成长期的成人有体质酸化的现象。根据一项六百位癌症病人体液分布的研究,显示85﹪癌症病患属于酸性体质。因此,如何使体质维持在弱碱性就是远离癌病的第一步。






附录:常见食物的酸碱性

1.强酸性食品:蛋黄、奶酪、白糖做的西点或柿子、乌鱼子、柴鱼等。

2.中酸性食品:火腿、培根、鸡肉、鲔鱼、猪肉、鳗鱼、牛肉、面包、小麦、奶油、马肉等。

3.弱酸性食品:白米、落花生、啤酒、酒、油炸豆腐、海苔、文蛤、章鱼,泥鳅。

4.弱碱性食品:红豆、萝卜、苹果、甘蓝菜、 洋葱、豆腐等。


5.中碱性食品:萝卜干、大豆、红萝卜、蕃茄、 香蕉、橘子、番瓜、草莓、蛋白、梅干、柠檬、菠菜等。



6.强碱性食品:葡萄、茶叶、葡萄酒、海带芽、海带等。 尤其是天然绿藻富含叶绿素,是不错的碱性健康食品,而茶类不宜过量,最佳饮用时间为早上



素食无论对成人或儿童而言,同样都是非常营养、健康和有益身心,素食可以帮助我们发展更高的智能、更多的慈悲心及更深的灵性觉醒。
  •   2008/1/28 21:03:08
  •  

  • 等级:初学乍练
  • 积分:77
  • 金钱:50
  • 帖数:9
  • 注册:2008-1-28
  • 状态:离 线
  • 5


牛奶是牛吃的,不是人吃的


 
    对牛奶摄取的正确认识



姜淑惠医师   
  此篇文章与传统对牛奶观念差异极大,就如姜淑惠医师在后记中所言,“虽千万人吾往矣!明知这冒犯许多乳制业者,奶粉贩售者....”依然坚持自己一贯的主张「牛奶是牛吃的,不是人吃的。」,「为了远离慢性病,请尽早断奶。」全文有点儿长喔!请有空时好好研读吧!   
  在临床行医生涯里,因所学之故,经常容易遇见幼儿过敏、气喘、过敏性鼻炎、扁洮腺肿大、皮肤发疹、成年人关节炎、腰背酸痛、免疫系统失调等病例,每当病家本身或父母亲属,详细寻问致病原因,或想改善平日饮食时,我通常会建议他们-「暂时停止摄取牛奶或乳类制品」,多数的人最初都是投以惊讶疑惑的眼神,或有驳斥道:「牛奶乃极端完整的食物,欧美人士长得高大壮硕,就是从小摄取牛奶代替茶水饮用。你这位医师到底有没有搞错?」或也有些病患,姑且相信并且付诸实践,结果成效斐然,孩子或自己本身的痼疾得以痊愈,进而体悟「知难行易」的道理。其实牛奶本身营养分相当完整,可以提供小牛在婴幼儿期的利用;犹如人类的母奶,所提供的养分亦有一定期限,超过婴儿期再摄取就不适宜。其中蕴涵深远的道理,牛奶乃至乳类制品到底适合不适合孩童,青少年,成人及老人呢?以下将逐步分析说明。不要忽略消化生理学上的通则;没有健全且完整的消化作用,自然无法获得完善的营养。   
           1. 从牛奶及人奶成份比较谈起:   
  蛋白质:牛奶总蛋白质含量高,为人奶的三倍。牛奶的蛋白质,主要以酪蛋白(Casein)为主,人奶以白蛋白为主。人奶味道较甜,因为碳水化合物含量较牛奶高。在矿物质方面,牛奶缺乏碘、铁、磷、镁,人奶含量丰富。人奶含有二种物质成份,此乃牛奶所缺乏者,一者卵磷质 (Lecithin),属于磷脂质,一者Taurine,属于一种胺基酸,这二种物质参与婴儿脑部发育,哺乳人奶攸关婴儿智能发展,又岂是牛奶可以取代?人奶中另有二种胺基酸,其含量为众奶之上,其成分为Cystine及Tryptophan,他们提供婴儿极佳的营养分。   
  从人奶与牛奶成份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事实,人奶牛奶都是提供给小牛或婴幼儿饮用。仔细观察小牛与小婴儿成长的差异,可以发现牛奶原是发育中小牛的食物,小牛出生后饮用牛奶,促使其骨骼及身体重量的急速发育,每个月增加一倍,(出生后前三个月均如此),但脑部发育少且慢;相对地,人类小婴儿却需要六个月时间,体重才会增加为出生时的一倍大。婴儿的发育,身体成长成熟度缓慢,但脑部却以最快速发育,超越所有的动物。小牛肢体骨骼的快速成长,故需要大量蛋白质;相对地,婴儿脑部成长胜过肢干,故需要卵磷质及Taurine等特别物质的辅助。   
  台湾社会经济发达,乳类制品充斥市场,现代的小孩子发育极好,高大的躯干,呈现早熟的征兆。常见如十二岁的外表,却仅有八岁的智能内涵,此及乳类制品,如牛奶等高蛋白质的赏赐,但相对地脑部发育,智力启发却大不如矣!   
  从消化的观点来考量,牛奶中含有二种成份,一种乳糖(Lactose),另一种酪蛋白(Casein),这二种成份,均得仰赖特定酵素的分解。如乳糖经由Lactase(乳糖霉),酪蛋白经由Rennin,分解成较单纯之成份。人类仅在婴儿期(稚齿尚未长齐之前),其胃内含有这种足以消化酪蛋白的酵素Rennin,孩童约三到四岁时,乳齿已长完备,这二种酵素就会从消化道中消失,终其一生不再分泌。   
  此时应当提醒父母,停止使用乳类制品,开始喂食固体食物。如果仍旧继续使用牛奶,将会埋藏许多痛苦的病兆。牛奶所含的蛋白质中,大多数是酪蛋白(Casein),酪蛋白是一种大型、坚硬、致密、极困难消化分解的凝乳(curds)。“酪蛋白”适合含有四个胃结构的牛,利用不断反刍消化分解,方能完全消化。母奶蛋白质成分单位相当小,属于性质柔软的凝乳,即使消化系统尚在发育中的新生儿,均很容易就能消化。   
   
   
  牛奶与人奶,其酪蛋白的含量,牛奶为百分之三百,这种坚厚粗糙的东西,诚如粘合木器胶质。哈维医师指出牛奶中酪蛋白因子乃是造成消化不良的重要因素。因为牛奶中所含酪蛋白及脂肪,会与所有食物进行极不适当的组合
 
 


牛奶进入胃后,会自然形成凝乳,凝乳会形成一种把胃中残存食物包围起来的作用,这种隔离现象,造成孤立状态,会阻碍其他食物之消化,直到凝乳被消化为止。  
  从牛奶与人奶成分分析中,显示新生儿至六个月间,最好以人奶哺乳,如此在脑部发育及营养状况才能健全。六个月以上至幼齿长成期间,可以牛奶替代。三岁以上,或幼齿长齐则应放弃牛奶的摄取,而以天然谷物及豆类、蔬果等取代之。  
          2. 摄取牛奶与疾病之关系:  
  牛奶及乳类制品,含有至少二十五种以上不同成分类型的蛋白质(异类蛋白质),此乃造成人类过敏反应的重大原因,乃至自体免疫疾病,均有关联性。  
  牛奶及乳制品为食物过敏的元凶。过敏反应几乎不曾见于喂食母奶的婴幼儿。倘若母亲仍是乳制品的大量消耗者,过敏反应会透过奶水的喂食,造成婴儿腹痛等疾病。  
  消化性溃疡者,假使摄取乳制品,常会恶化溃疡。其原因乃是乳类制品含有高浓度蛋白质,蛋白质的消化,必需靠胃部分泌更多的胃酸(主要是盐酸)及消化酵素方能分解消化。因此民众错误的认知以为「胃溃疡应多喝牛奶,以令胃壁形成一层膜,可以抵抗发炎且可帮助溃疡的愈合。」乍听似有道理,仔细推理则是一派胡言。  
  神经医学上有一种疾病,至今仍旧令人感到沮丧难治者–多性硬化症,其发生率与孩提时代摄取过多乳制品有关。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吃人奶者极少见有罹患此病者。  
  成年人糜烂溃疡性大肠炎,儿童经常发作的急性扁桃腺炎,慢性鼻窦炎,淋巴腺发炎肿大,慢性中耳炎¨¨这些顽固且反覆发作恼人的疾病,不论何种年龄层,只要单纯地从饮食中剔除牛奶以及相关的乳类制品,短则或一个月,长则或三个月,就可以得到非常神奇的改善与效果。譬如儿童肿大的扁桃腺,不须藉助扁桃腺摘除手术,或长期抗生素治疗,假以时日就会明显的缩小而回复正常大小,永绝再患。  
  W.Walker医师是美国一位世界知名的内分泌专家,他以其六十多年长期行医的丰富经验中体认到,许多疾病尤其甲状腺肿大之形成,或其他甲状腺功能失调等棘手疾病,除了碘代谢以及贺尔蒙因素之外,直接导因于牛奶中所含酪蛋白者,经常为人们所忽略。  
  这种现象在牛奶及乳制品大量采用巴斯德消毒法之后,更为显著。Walker医师在三十到四十年代,提出这种想法及呼吁,诚为高瞻远瞩。由前面阐述吾人已了解酪蛋白是一种坚厚如绳索,粘腻如胶水的粘液组织,其会附着在粘膜壁上而形成身体的阻塞,造成组织器官的病变。人体组织中并没有这种机转的设计,足以消化崩解酪蛋白,因此对人体而言,他们是无法被利用且会阻塞全身各种系统的粘液。不论儿童、青少年、成年人、老人或病人,取用乳类制品,均会有不良副作用。孩提时代,呼吸道及消化道在免疫系统上属于较为脆弱的组织,并且首当其冲,当粘液分泌物过多时,这二处所形成的障碍也相对增加。因此不论大小医院,小儿门诊所见,通常尽是这些消化不良,腹胀,腹泻,便秘,呕吐或感冒,气管炎,气喘,鼻塞等。总之,不论什么年龄层,粘液阻塞通常选择在每个人较脆弱的组织,此乃定则。  
  中国医学谈论病机时,在黄帝内经记载:「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由此可见,中外古今自然界所共同遵循的轨则,同出一辙也。  
  因为牛奶与人奶在成份组成上之差异,加以人与牛消化器官功能上的差别,酪蛋白的腐化,酿成许多健康的问题。在我们品尝牛奶,乳酪,奶油等香醇迷人的乳类制品时亦当省思「病从口入」的谛理事实,读者诸君自能领悟健康之道,建立于手口之间的抉择。  
  

3. 摄取牛奶无法阻止骨质疏松症:  
  「多喝牛奶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多吃鱼骨头,小鱼干可以补充钙质,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每天喝三大杯牛奶,健康营餐不缺了」,「XXX高蛋白高钙奶粉,病中的补品,平日的食品」打开报章杂志,电视广播,眼所见,耳所闻,广告中不断教导大众,多喝牛奶摄取足量钙质,可以杜绝骨骼疏松,强化骨骼;营养专家,医护人员教导,政府卫生教育宣导,再再强调补充蛋白质,补充钙质,多喝牛奶,多摄取乳类制品,年青人可以强化骨骼,老年人可以挥别骨骼疏软。这种耳熟能详的广告辞,早已为“蛋白质、钙质及牛奶缺乏会导致骨质疏松症的恐慌者”奉为圭皋,并且天天力行实践。何以如此卖力实践,骨科门诊及病房中,仍旧有许多不慎扭伤或滑倒,就造成骨折的病人呢?坦白说,每当后学对医学研究报告读得越多越仔细越深入后,越感到夸大不实,虚伪广告对众生的残害。以讹传讹,错误观念,所谓专家一言九鼎的信条,也只是扭曲事实,自大腐化的认识,殊不知营养医学的革命,早已默默地在有良知的改革者大力推动中,如在美国研究饮食与疾病关联方面权威之一的麦都果医师AJohnMcDougall),曾做过一个全世界各地区人民摄取钙质与骨质疏松症的大型研究计划-历经多年的研究调查,提出几个事实,以资参考。



乳类制品贩售的基本理由乃在钙质之提供。  
  事实上,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人民,他们的饮食中并没有乳制品之存在,也未面临骨质疏松的侵害。人类钙质缺乏,导因于人类饮食中摄取钙质不足者,极为有限。摄取蛋白质越多,骨质中流失的钙质也越多。血液中钙的浓度,不能代表骨骼钙质流失的程度。保持体内钙质正性平衡,维持骨骼硬朗,根本政策-改变饮食内容,减少每天摄取蛋白质的量,却不是增加钙质之摄取。  
  从世界各地所收集的资料显示,亚洲及非洲社会,在工业大事发展前,牛奶乃非常罕见的食品,当时他们都具有坚强的骨骼及坚固的牙齿,所谓富裕社会的文明病,极少发生在他们身上。如非洲斑图(Bantu)的妇女,他的健康状况乃很好例证,在她们的日用饮食里,从来没有见过牛奶,他们钙质的来源取自蔬菜,每日提供二五○到四○○毫克钙质,他们钙质吸收量不及西方社会妇女的一半。  
  斑图妇女,一生当中平均生育十个子女,每个孩子都是亲自哺乳十个月。即使如此的钙质流出及相对性地低量的钙质摄取,骨质疏松症(多数骨头表现薄又脆弱的妇女,几乎不曾见到过。相当有趣的是,假使斑图妇女移民或迁徙到其他西方国家,并且改变他们的饮食状况,改以文明饮食(所谓高蛋白质,高糖分,高油脂,高盐,营养丰富饮食)为主时,骨质疏松症及牙齿的毛病,就变成稀松平常啦!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是一个很理想的指标,代表任何一种文化背景社会中,其骨骼中钙质存留的状况,间接反映饮食营养文化。  
  在医学界及公共卫生学家们,对全世界做广泛研究后,显示骨质疏松症最常见之国家为美国,英国,瑞典,芬兰,他们也正是乳类制品消耗最多量的国家。相对地,骨质疏松症极少见于乳制品消耗量最低的国家,如亚洲及非洲。  
  在美国受到骨质疏松症侵害者,大约有一亿五千万~二亿人口,然而美国人民的乳制品消耗量也是世界第一位。平均每位男子,女子,小孩,其一年的总平均消耗量约为三百磅。  
  由此显示饮食中钙质足够与否,并非骨质疏松症之诱因,其真正原因在那?骨质疏松症与蛋白质消耗量多寡有直接关联性。换言之,倘若蛋白质摄取愈多,钙质流失就愈厉害,骨质就愈脆弱疏松。爱斯基摩人给我们很精彩的范例,说明蛋白质效应与骨质中钙的存留之间的关系。爱斯基摩人因为地理环境使然,他们的饮食含有全世界最高的蛋白质-每天二五○到四○○公克,取自鱼,海象,鲸鱼等,钙质摄取量也是世界最高-每天超过二○○○毫克,取自鱼骨头及肉类,他们的骨质疏松症发生率是世界之冠,平均二十岁不到,就可见到弯腰驼背且比比皆是。相对地,非洲斑图人民,每天蛋白质仅四十七公克,钙质仅四○○毫克,未闻有骨质疏松症。由此再次说明牛奶及其他乳类制品(包括乳酪、奶油、冰淇淋、肉类等)饮食中含有高量(高浓度)的蛋白质,乃是造成骨质中钙质大量流失元凶。  
  
  
  
  素食者倘若蛋白质摄取过量,也会造成骨质软化,只是植物性蛋白质较动物性蛋白质,对骨骼有保护作用,其中理由乃是牛奶,乳类制品,肉类,蛋,鱼类,除了蛋白质外A还有其他会促成骨质疏松症的因素-就是酸性物质比例太高(请参考健康之道(三)),为了保持血液酸碱平衡,维持弱碱性,骨质必然要游离(所谓抽取)更多的钙质,以达成此目标。在此特别提醒素食者及素食者父母,以目前台湾蛋白质平均摄取量,均属过剩之虑,绝无缺乏之忧,千万不要担忧自己或孩子没有足够蛋白质,为了安抚这种偏差心理,进而加倍给自己或孩子补充大量牛奶,优酪乳,奶酪及蛋。请记得,得自乳制品额外的蛋白质,势必造成钙质及其他矿物质,流失体外之倾内,造成身体负性钙平衡。  
  除了大量蛋白质摄取,会造成骨质冲刷外流外,缺乏运动,停经,喝汽水,可乐(碳酸,磷质含量太高),吃加工精制垃圾食物,过量的盐及其他酸性食物,均为骨质疏松症的致病因素。长期的腰酸背痛,疲倦,骨头酸软无力,牙齿松动,齿龈退缩,容易扭伤,闪腰,骨折¨¨代表骨质中钙质及其他矿物质之流失,此刻应当重新检讨我们的饮食,减少蛋白质,鱼肉类,乳类制品摄取,以便重建真正的健康。


4. 人类应当尽早放弃乳类制品之理由:  
  商业性现代化便利又方便的牛奶及乳类制品,对我们人体有极大危害,除了前面叙述的理由外,有更多的研究显示我们应当尽早丢弃牛奶、乳酪、奶油等乳类制品,今列举四点理由说明之。  
  巴斯德消毒法的害处。  
  毒性物质残存的考量。  
  均质化乳制品的伤害。  
  合成维生素D的添加。  
  1)巴斯德加热消毒法的害处:  
  细菌学家巴斯德创立消毒杀菌的方法,使得一向牛奶或羊奶由生奶变成熟奶,虽然有利于保存及减少伤寒菌感染等,但是加热后的牛奶或乳酪等、改变酵素性质,酵素及蛋白质、脂肪的结构成分,加热后会形成不稳定物质,且牛奶加热至170℉ (约摄氏62℃)会破坏牛奶中活性酵素系统,诸如 Cystine,Tryptophan,Lactase等。其他维生素,矿物质,也大多数摧毁殆尽。又加热后蛋白质会凝固(凝乳)形成坚硬的酪蛋白,且有益肠道的乳酸菌也遭到破坏,最后牛奶变成非常困难消化,易致过敏,对人类有害无益的东西。  
  用巴斯德消毒法,消毒牛奶是卫生单位为了强调安全、清洁的产品所设计。但是并不能提供人们有助益健康的产品,更何况巴斯德消毒法并不能完全排除毛发,灰,花粉,霉菌,昆虫,肥料等环境的污染。总之,巴斯德消毒法仅仅提供劣质,即使原本唯一仰赖吸食牛奶的动物-小牛,假设喂食消毒过的牛奶后,在其成熟成壮牛前就会死亡,人类应当觉察这些事实,任何人只要即时觉悟而拒绝再喝牛奶制品,都不算是太迟。  
  虽然经过发酵的乳制品,如乳酪、酸乳酪、酸乳等,通常较比牛奶对于人类消化道,前者较为优胜,但是事实上对人类真正理想饮食而言,仍旧差距甚远,因为他们都算是偏酸性食物,理应避免。假使真的要摄取,则可使用少量生的,无添加盐分的乳制品。  
  2)毒性物质残存的考量:  
  现代畜牧业与过去完全不同,限宥于空间,管理,经济效益,已不采野外自由放牧而是限地集中管理。为了避免密集式畜而造成传染病意外,故于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及杀虫剂,为了促进肉质肥美,乳汁增产,故自主的添加生长促进剂及贺尔蒙,如此无法确知的化学品,添加剂亦会流入牛奶中,残存的毒性物质,随着人类摄食又进入人体。畜养方式的改变,饲料取代牧章,牛群的生态环境及生理现象也会改变。  
  在有一次参观牧场的经验中,发现牛眷里牛只所排出的粪便稀松,不成型,犹如腹泻般,缺乏小时候在乡间所见所闻,那阵阵泛着草香,晒干后可以整团捡回家当燃。纤维质的减少,牛奶中脂肪成分的改变,脂肪含量增加(因为牛群饱食终日,缺乏活动),尤其饱和性脂肪比例偏高,相对地未饱和脂肪反而大量减少,例如EPA(EicosapentaenoicAcid)。换言之,破坏性脂肪远比建设性脂肪为多,造成心脏血管疾病及生殖系统癌病变的增加。

3)均质化乳制品的伤害:  
  所谓牛奶均质化(Homogenization)是打断牛奶中的脂肪球,破坏后令其解散的一种制作法。虽然在乳制工业中,此乃一种新的制作过程,但是质化乳会破坏人类的动脉管壁,对于发展均质化乳,实为致命一击。  
  Kurt Oster医师研究最为精辟,他发现有一种酵素(Xanthin OxiDase)简称XO,可存于牛奶脂肪中,正常饮用非均质化乳时,XO只会存于肠道间,不会被回吸收入血液循环中。但是牛奶若经过均质化之后,这个均质化过程会减少乳化脂肪,造成XO大量释放出来,进而造成血液再回收。因此摄取均质化牛奶,吾辈血中XO浓度平均很高。相反地,饮用非均质化牛奶或不喝牛奶者A其XO浓度均低。  
  XO被视为血管壁瘢痕化的原因,血管壁失去原有的平滑性,会诱发脂肪物质沉淀,凝聚血小板或崩解的血球等,进一步造成瘢痕,粥状化,最后形成血管硬化,管腔狭窄。Ostcr及哈佛大医学院Esselbacher共同提出-摄取均质化牛奶是美国人罹患心脏病的最主要原因。世界上其他国家,如芬兰,他们的乳制品也是全面采用均质化过程,故心脏病发生率亦极高。又法国极少用均质化制乳,其心脏病比率较美国、芬兰明显降低。  
  4)合成维生素D的添加:  
  维生素D(irradiated ergosterol),此乃经由放射性处理过的维生素添加剂,多年来一直被使用于添加入大多数商业用乳类制品或其他食品及常见合成性的多种维他命丸中。何以要添加维生素D呢?以前畜牧业以野外放牧方式为主,牛羊们一年到头在户外吃草,天然的维生素D及胡萝卜素,可以透过阳光照射在体内自然合成。再从挤出的新鲜乳汁中制作成奶油(尤其是日照丰富的夏季,制成的奶油为一种天然的鲜明的**成分)。这种天然的奶油,无法长久储存及运输到远地,故凡是能运送者,多半所含维生素D极少量且颜色较淡。随着野外放牧时间减少,吃野草机会减少,曝晒日光机会缩短,维生素D合成量减低,所制成的奶油,在质及维生素D含量上,皆随着颜色褪去而减少,最后制乳业者只得添加色色素及放射性D以补其不足。  
  动物体内的维生素D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成分,他们的活化过程,需要阳光照射在皮肤上,活化催促由D1转成D2再转成D3,分别在肝脏,肾脏中进行,最后活性的D3,负担执行钙磷代谢,钙质再吸收,骨质钙化等等过程。  
  具放射性的D2是一合成维生素,与自然形成的维生素在结构上有些不同。在食物中并无法摄取完整的且天然的维生素D,因此吾人在临床上常见关节炎病患,其产生问题通常都是钙质的利用有所障碍,显示添加的合成性维生素D,不论取自牛奶或其他乳类制品,都不是根本解决之法。  
  在一九三○年代,发现怀孕时,摄取维生素D添加之牛奶,其胎盘有钙化现象,合成维生素D的危险性,逐渐为人所了解。数年前,在英国因为不正常钙质代谢,导致新生儿致死,发现与放射性维生素D,被过量添加入牛奶中使用(由四百国际单位增加为一千国际单位/每品脱)有直接关联性,因此放射性维生素D2添加品,在英国已被废除且禁用。  
  近年来乳制业者,又以合成性维生素D3,取代放射性D2为添加品,但其事实结果,对人类健康之利害影响尚未知也。  
  后记:后学撰写此文时,曾为自己不断打气加油,虽千万人吾往矣!明知这冒犯许多乳制业者,奶粉贩售者,医护营养学者专家及行政卫生单位,仍旧完成了。也算为自己一向主张「牛奶是牛吃的,不是人吃的。」,「为了远离慢性病,请尽早断奶。」宁愿采用其他含钙的植物性天然食物,以取代牛奶及其乳制品,因为他们的弊端远大过利益。在此总算做了一次较详尽的说明。重建牛奶摄取观念。


  •   2008/8/4 8:59:41
  •  

  • 等级:初学乍练
  • 积分:77
  • 金钱:50
  • 帖数:9
  • 注册:2008-1-28
  • 状态:离 线
  • 6


牛奶思考

——学《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七)
牛奶好坏在《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中已经有了定论,坎贝尔用大量的数据证明了吃奶所导致的不良后果。牛奶既然不好,不吃不就完事了吗?事实并非如此简单。这个问题甚至比“烟草有害”还要复杂。因此,不禁令人产生许多思考。

思考1,稀里糊涂吃牛奶

中华民族本来没有吃牛奶的习惯,吃牛奶的人很少,奶流是从外国而来。很多人吃奶并不是自己明白道理究竟,也没有办法验证。而只是听人说好就去吃的,甚至是怪僻作用,一经听说什么好吃就猛吃起来,甚至以奶代饭,发生了膳食金字塔“奶错位”。然后,互相影响,再加上广告和所谓专家的宣传攻势,所以,形成了牛奶就非吃不可的风气;

思考2,牛奶仅是代用品

人类很早就开始喝身外之奶了,不仅喝牛奶,还喝羊奶、马奶、驼奶等。因为,乳母常常由于营养不良或生病等原因产奶少,不能满足婴儿哺乳的需要。但是,牛奶只是人奶的代用品而已,无法同人奶相比。缺乏人奶具有保护婴儿的各种免疫物质。另外,为了维持年老体弱多病,无法正常进食的人延缓生命,人们想出了代用品的办法,把牛奶作为流食的一种选择,既反映人类的聪明,也是弱肉强食,不得已而为之的表现。



思考3,吃奶当有量

牛奶具有食品的感官性状,应该说它是一种食品,食品是应该能吃的。但是,为什么坎贝尔却得出了那样的结论?原来,专家说的不是牛奶能不能吃的问题,而是吃了能不能得病的问题。食品有健康与不健康之区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十大垃圾食品就是不健康的,长期摄取就会出现问题。牛奶现在没有被列入垃圾食品,是人们当时还没有发现它,刚刚被坎贝尔揭示出来。在坎贝尔揭示了牛奶的问题以后,人们就应该比已经列入的垃圾食品还要小心牛奶。起码来说,摄取的时候有个量的概念,并非多多益善。可是,囿于宣传限制,众多的人却不能得知坎贝尔的结论;

思考4,吃奶当有期

婴儿出生以后是靠吃母奶长大的。但是,哺乳期仅有8~12个月。这时,孩子就具备了自然采食的能力,母乳的成分也同时变得难吃,促成婴儿断奶。这是自然规律。因此说来,吃奶并非是一辈子的事,不光有量的概念,还有一定期限。到了自然采食期以后就不再需要了,成人就更没有必要去吃了。否则,人类为何不自身解决,非去夺牛所爱呢?因为,按照自然法则,如果成人需要继续吃奶,女性就将会进化成一生产奶给人吃,遭受不幸了,岂不成了怪异现象和笑话;

思考5,牛奶并非人体必需

人类的老祖宗是不吃奶的;在漫长的历史进化过程中,几乎没有多少人一生吃奶,也没有哪代人因不吃奶而群病、退化或群灭;红军不是靠吃奶才能爬过雪山过草地的;现代人仍然有绝对多数人是不吃奶的,照样长大成人,强壮结实。另外,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人类必须吃奶才能保证健康或是不吃牛奶就活不成;

思考6,不见起色的牛奶工程
近几年,有消息报道说日本推行校园喝奶,使中小学生的个头长得不再是“小日本”了。因此,我国也进行效仿,对中小学生实行集体供奶。然而,不仅没见得学生的体质增强,反而严重下降了。人家日本已经发现了“孩子长高发胖了,体质下降了”这样的问题,进行了新的调整,而我们却仍在望尘跟随。更何况,身体的营养需要平衡,并非单纯依靠哪种物质就催生的。还有地区差异,环境不同等多方面因素;



思考7,变态的牛奶制品

即或牛奶可以吃,但是,现在的牛奶和奶制品也无法让人放下心来。因为,牛奶已经远不是原来的自然产品,而是加工食品了。现代化的饲养和加工技术不仅已经破坏了奶牛和牛奶原生态,还增加了许多不利人体健康的东西。那些强化的、组合的、改造的,各种各样的新名词、新概念的含奶的制品更是无法保持牛奶的鲜活,甚至破坏了牛奶的基本成分;



思考8,奶风由商人刮起
奶业是商人发展起来的。奶商把整个人类作为开发的目标,不断增加产品,开发“酸奶”,大打商业广告,故弄玄虚,把牛奶说成具有“补钙”、“白色血液”、“抗癌奶”的作用,并利用专家的影响力促销。“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是商人说的,而不是专家说的。可是,有人却把这句话当成了金科玉律。

思考9,酸奶对人体的强迫

专家对吃牛奶不消化,拉肚子的人的解释是:体内没有乳糖酶。因此,为了让这些人吃牛奶,就生产出了酸奶。实质上,这样的人体是拒绝吃牛奶的。既然有不适,就是不需要,是人体进化的结果,聪明之举。强行是违背科学和人体自然生长规律的。违背规律,自然要受到惩罚。

思考10,倒林不证明牛奶可吃

林光常被诉以后,人们在没有搞清他是怎样遇到麻烦的情况下,认为他说牛奶的坏话是错的。然后,更加坚定了吃牛奶的信心和数量。当然,林光常如果不说牛奶的坏话也可能不会遭此劫难。现在,一提到牛奶就有人紧张,喝奶的、产奶的、卖奶的,宣传奶的都紧张。牛奶使企业家成了名,却令许多专家夹起了尾巴。林光常说牛奶不能吃没有错,他并不是反对吃牛奶的第一人,他的观点或许源自坎贝尔。但是,他只是太直白了,而且没有证据。为什么没有人敢反对坎贝尔?不仅他是当代权威,而且他有大量无可反驳的证据。

思考不止这些,通过大量思考,问题就越来越清楚了。
  •   2008/8/4 9:00:20
  •  



Powered By:上海小针刀网 v2.0 beta 1 Copyright © 2005 shxzd.com
当前风格: [蓝色视觉]  执行时间:1.70606 秒